众所周知,膜分离技术是物质分离技术各的一个单元操作。膜分离法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主要为压力,不伴随需要大量热能的变化。因而有节能、可连续操作、便于自动化等优点,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环保领域的膜技术应用实例。
1 环境保护和膜的适用用途
环保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废物(固体)、废液(液体)及废气(气体)处理,即将三废再利用,减少向周围环境排出的数量或将排放物的有害物质经过分离、无害化处理后排放。
中给出了典型的三废物质及膜分离技术的适用范围。从表1中可以看出,因膜技术的处理对象为流体,故主要适用于废水、废液及废气的处理。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大小,依次可使用微滤、超滤、纳滤、反渗透及气体分离膜。需要说明的是,膜分离只具有物质分离的功能,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保处理系统,常常需要与其它处理技术组合使用。
废弃物形态及膜分离技术的适用性

2 适用于废水排放用途的膜分离技术
给出了各种废水排放膜处理的应用实例。排放水处理以往采用沉淀法、活性污泥法、蒸发法等,现在膜法或与上述方法配合作用,或者完全代替使用。使用膜法时,除得到膜透过液外,对于浓缩液有时可通过萃取方法提取有用物质,而多数情况则是固化后燃烧处理。

下水的高度处理
根据排放物质的成分的不同,处理方式有所差异,但一般是将膜技术与絮凝剂沉降、加压浮选和生物处理等技术配合起来使用。絮凝沉降时需根据水质的变化控制絮凝剂的投入量。生物处理时的处理效果常受温度、浓度等因素的影响,水质较难保持稳定。膜分离法作为不受水质变动影响,且可去除可溶解成分的下水高度处理法已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。
作为纳滤膜(NF)与反渗透膜(RO)联用的应用实例可举大阪下水道馆的水处理装置。该装置将二次处理(生物处理水)后的下水用NF、RO再次处理,处理后的水用于展览馆大型水槽内热带鱼饲养。